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山大学李仲飞:“黄埔班”的精英创业实践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oxiao168 发表于 2015-9-21 15: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早上好!

刚才席校长站在学校的角度介绍了他们学校的情况,我只站在我们学院的角度,我们是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我只能从创业学院的角度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我们的题目是“打造一体化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

一,创业学院现状

打造商业黄埔军校,中山大学创立了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山大学,一个是黄埔军校。我们的使命是融会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商界管理精英。我们基于管理学院,已经创设了全球三大基地。二是成为国际化与本土化“二元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优秀代表,我们希望打造三个基地,一个是中国出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二是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孵化基地。三是家族企业传承培训基地。这是我们正规商学院的标准,包括规划愿景、使命国际认证等等。

我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背景,我们1999年成立的创业学院,招生六期创业孵化伙伴,我们不是说打造商界黄埔,所以我们叫“黄埔班”,叫“创业黄埔班”。我们会逐步完善学院建设,有效进行资源的整合。在2009年11月份正式成立创业学院,我们从学校所有的在校生中招收创业学院的学生,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再到博士生里招生,我们2009年12月份招生第一期。2010年5月份,黄埔一期校外导师与学院进行双向选择,并完成配对。2010年6月,招生第二期学生45名,到了2010年7月份,我们就开始举办了一些论坛,就是第一届中国股权投资高峰论坛,是2010年7月。有关的一些企业集团确定一些合作协议,进行了孵化,创业实践培训等等。2011年到2013年,顺利完成黄埔三、四、五期的招生。

这是我们黄埔一到六期招生及毕业情况,我们这里面的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各个专业,所以这里面有双学位的,还有双专业的,还有辅修的,也有在我们这里毕业不了的,只获得学习证明的。第一期辅修三个,只能得到学习证明的也是三个。现在在读的有第五期和第六期,以前是四年制,今年是五年制了,原来在哪个学院,还在哪个学院。创业学院从第三年开始再待三年。

我们学院希望打造三大平台建设,一个是全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平台,还有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我们从学院的角度来说,就是希望打造面向学校的,但是又基于创业的平台,我们有很强的创新创业的研究团队、教师团队、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等等。一个是本校学校的一些师资,我们学院的师资很有限,但是来自学校的编制还是很好的,这样我们可以依据学校的师资进行管理办学。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个是创意管理、商机识别、新产品开发、商业计划部署、家族企业管理、创业相关法律问题、战略创业、创业团队与领导力、创业成长与创新管理、创业经济学等。希望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师资团队建设,实现全校创业教育的覆盖。

我们想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平台,包括三个小平台,一个是以创业黄埔班为基础的创业精英实验教育平台,二是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平台,三是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第一个小平台是创业,以黄埔班为基础的创业精英实验教育平台,我们刚才说了我们都是来自各个学院的,第三年或者是硕士生,都来到我们这里,进来后让他有一个归属感。从目前来看,这种归属感是越来越强了。

第二个小平台,创新创业支持平台,这个过程也差不多,一个是竞赛的周期,一个是初赛、复赛、决赛,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支持体系,在初赛阶段,包括培训、企业竞争模拟、项目策划。在复赛阶段,有校内和校外老师的指导,在决赛方面有个性化的辅导,目的是希望通过模拟竞争,弥补学生的知识盲点,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个小平台,创业孵化项目的平台,希望对黄埔班进行创业的教育,对已有项目的创业团队进行引导,创造专家企业业内人士交流的机会,积累相关的创业资源。另外也希望有资质有条件的成熟的学生能步入产业化阶段。第三大平台,就是校企互动平台,希望通过一些企业的资源、学院的资源(主要是一些智力资源)、师资,还有我们聘请的业界创业导师,还有一些资金的支持,包括创业资金,创业启动资金,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实现校企互动,创业企业科研项目的指导,并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里。目前好几个国家级的项目,这些学生都参与了。还有的是基业常青项目,主要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现在很多企业跟我们签订了这样的战略合作,包括一些支持的项目。

这里面列出了一些合作的名单,有的是项目合作,有的是战略合作等等。大多数是双向挂牌的,或者是一些委托的企业。有的进行商业智库大型活动等等。

二,基于创业黄埔班精英实践教育

我们从四方面汇报一下,培养目标、机制、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配备。培养目标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新创企业者,还有商机识别者,这方面我们打算培养成具有冒险性、创新性、实操性的新型复合人才。还有是项目审查、心理测试、实践模拟、专家面试。我们比较早的一个实体性的学院招生,是实体班的,每年从学校所有学院招生,你愿意报名都要经过这么一个选拔过程。

我们通过这样的过程,希望摆脱一些传统的做法,当然还没有彻底摆脱,我们更重视创业实际的考察,通过双向的联动,包括我们的管理学院和高端培训,我们原来的MBA、EMBA,通过校内培训和校外的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就能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现在主要还是依托管理学院,学校也很会做,我们学校只给政策,但是不出钱、不出力,我们用了很多管理学院的资源。

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上,有两大方面,一个是理论方面,一个是实践方面。理论方面有两个模块,一个是创业环境的模块,主要是创业经济与市场环境,还有行业机会等专题讲座。二是打通与管理学院的课程安排,我们管理学院已经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堂,自由选择课程等等。同时也开设了一些财务报表。实践方面也有两个模块,一个是创业实训,一个是行业计划书的撰写,企业委托专项实践与实习。还有一种模块是毕业设计模块,是创业的起点。一共四大模块,共75个学分。师资配备,主要依托管理学院的师资,我们有工商管理系,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20多位这方面的老师。我们每年从国际上引进一些师资,我们还聘请特聘教授,管理学院经费聘请的。还有是一些来访问的教授,开有关的讲座、短期的课程等等。我们还聘请业界的导师为学生进行培训。

我们是三导师制,原来它在什么专业,就有专业导师,不管哪一个学院,仍然在哪里有一个导师。到我们创业学院后,我们配创业学院的老师,对他的课程选择、方法进行指导,管理咨询导师。还有创业导师,完全从业界聘请,所以是三导师,一进入创业园后,始终贯穿着三导师。

我们有天使基金,有一些基金支持。创业学院,我们把院长的空间给他们,院长办公室,我们都腾出来,所以我们提供了六个工作室,但是我们都是免费的,一直到他毕业后,毕业后再给他一年,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室。这仅仅是从创业学院的角度提供,学校提供的还有别的。还有校内校外的支持,包括案例中心、合作单位。每年不管怎样,至少每人五千块钱,这是天使基金。

师资团队,每一门课程至少两位老师同时进行,一个是院内老师,也会邀请一些其他高校的老师,比如说在国际上邀请的学者,在理论方面,我们同时配一个实操型、实战型企业家。比如说我们的创业领导学,比如我们学院的教授,还有就是外面的企业家。两方面互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各自发挥它的特长。

还有就是讲座,企业的老师和企业人士一同进行教学,同时我们也利用这些团队,因为我们很多EMBA的学生,那些都是大企业家,他们毕业后,愿意成为我们的创业学生导师,进行一些讲座,另外我们也有管理学院,有一个战略咨询委员会,包括原来的广东省的省长,国资委的主任等等,也是战略委员会成员,经常可以有一些讲座,包括特定行业创业机会的识别,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以及管理哲学三个方向的讲座,目前已开设58期。

还有的是通过精英实践教育,课程、创业导师、竞赛支持,再通过帮扶孵化,给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使他们在新创企业通过孵化,进而腾飞。希望可以成为全方位一体化的创业服务,打造这样的一个体系。

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竞赛的奖项,国际获奖有两项,国家级60项,省级39项。所有这些列出来,都有创业黄埔班,从创业上来说,我们班是100%参与,还有是孵化项目,我们现在运作的项目有52个,新创企业有34家,最好的一个是毕业两年,市值达到1.6亿美元。这是我们这里面列出的部分,1-5期创业企业统计的情况。

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详细介绍了。

我最后用三句话结束,我们希望在学生中种下一颗创业的种子,依托三大平台为学生撑起创业舞台,让创业服务照亮每个学生的创业梦想,谢谢大家!

觉得本文不错?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我们,请点击标题下方“新锦成“,或搜索微信号【newjincin】,点击关注。
感谢阅读,小编成子祝您生活愉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