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大18个本科校内专业停止招生,尤其是这个专业引起网友“炸”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airgee 发表于 2017-11-28 14:4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大又有大动作
今年将要暂停
18个校内专业的招生
其中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今年停止招生
消息一传出就在朋友圈内“炸”了
近六十名中大社工专业在校生、毕业校友
“联合署名”发了一份致校长的公开信
对于专业的调整
中山大学予以正式的官方回应

近日,中山大学一名社工专业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存在了十六年的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将停止招生了”的内容。此消息一出,便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表示,停招原因可能与该专业就业对口率不符合官方要求有关,毕业生中已有几届未有人从事社工工作了。



5月6日晚间,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霞回应称,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并未停止今年秋季的招生工作,而是进行了招生制度改革,在招生的时候与社会学专业一同进行宽口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学科改革的一部分。

对此
57名
中大社工本科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
在微信公众号“中大社工专业发展关注组”
推送了一份致校长的公开信
请求保留中大社工专科专业
公开信中称
社会工作专业原来就与社会学专业
一起进行大类招生
▼▼▼▼▼▼

其他网友的意见
▼▼▼▼▼▼
(点击小图可放大)

另外,中大相关人士向信息时报记者证实了此消息,并回应称,这只是继去年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后的新调整工作,不止是社工专业,其他专业今年也会有所调整。不过,虽然社工本科专业今年不再招生,但社工硕士专业还依旧招生。

实际上
社工专业只是调整专业之一
中山大学日前决定
暂停18个校内专业的招生
对于校内外热烈的舆论反馈
中山大学官方微信昨晚11:20推文
作出详尽的官方解释

▼▼▼▼▼▼

中山大学校方表示,调整专业结构以及专业动态调整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数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经过慎重的评估程序。中大强调,暂停招生是要解决本科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学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高标准严要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
中山大学官方微信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访教务部负责人》为题进行解释说明。校方还强调,被暂停2017年招生的专业今后如果做得好的,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需要通过再评估来决定是否恢复招生。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就经历过暂停招生,之后再恢复的。

今年调整或暂停招生专业18个
本科招生专业数量调整为77个

问:中大近三年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一些制约本科教学水平提升的因素?

答:在实施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之前,学校有126个本科专业办学权,在2016年之前,经过历次调整,在办的专业数已经减少至114个。经过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2016年学校调整或暂停招生的专业数量为21个,2017年调整或暂停招生专业数量为18个。2017年本科招生的专业数量调整为77个。

调整经校内外专家考察审核评估
评价指标有本科生深造率等8个维度

问: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经过了怎样的评估程序?

答: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工作是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开展的,是非常慎重的。

综合评估包括院系自评、校内专家现场考察(抽查部分院系)、校外专家审核(抽查部分院系)、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常态检测数据中心(广州)专业办学数据分析等多种形式。其中,校外专家审核是今年首次采取的评估方式,学校请全国相关专业排名前列高校的专家,对自评材料、关键办学数据及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形成更为客观和权威的评估意见。

关于专业办学数据分析,我们依托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常态检测数据中心(广州),聘请专家团队对基础办学数据进行统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测算,形成详尽的报告。评价指标有8个维度,包括生源质量、本科师生比、学生国内外交流情况、本科生深造率、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调停课率、公选课师均开课门次等7个可量化维度,以及教学成果这一维度。


通过综合评估,梳理出部分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教务部在此基础上形成意见,经报请学校同意后反馈给相关院系。


调整不能用“取消专业”去理解
被暂停的专业结合规划可重新恢复

问:个别专业整合后,是否意味着就取消了?这仅仅是本科专业整合,还是二级学科都取消?

答:本次专业调整是指本科办学专业,并非指二级学科。而评估意见中的“暂停2017年招生”不能简单用“取消专业”去理解。暂停招生是要解决本科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学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高标准严要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

被暂停的专业今后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需要的可以重新恢复。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就经历过暂停招生,之后再恢复的。

已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深圳校区将重点发展新型工科

问: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是否会作为学校的常态工作?未来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会有怎样的力度?

答:本科专业调整或整合工作,是各高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常态化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工作,有相当多的国内第一方阵高校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为此,学校已经建立了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两年来,学校动态调整的力度较大,未来会保持相对稳定。比如深圳校区的发展重点之一是新型工科,学校会因此而增加与之相应的部分专业。同时,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将会持续开展,并以此为依据对本科专业作出适当微调。

基于学科大类进行设置
本科人才培养口径更宽

问:中大为什么要开展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目标是什么?

答:学校在2015年明确提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和专业设置层面,制定和推行相应的举措,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伴随着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的明晰、三校区五校园在空间上的拓展,我们更有条件对院系学科和专业的定位进行优化。

从2016年开始,学校完善本科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要求基于一级学科或学科大类进行专业设置,使本科人才培养具有更宽的口径,更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有利于本科生毕业后的发展和成长。

应该说,2016年和2017年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是在工作规划之中、逐步推进实施的。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全校本科专业开展摸底排查,分别于2016年、2017年暂停部分本科专业招生。

名校大推“大类招生
今年清华分16个大类招本科生

究竟什么是大类招生?国内哪些第一方阵高校在推进相关工作呢?

什么是大类招生?

据了解,从2002年起,个别大学就开始尝试按大类招生,目前,985大学和211大学很多专业都实施了按大类招生,但不是所有的大学所有专业实施按大类招生。

即大学里某些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比如机械类、计算机类、语言类等。考生填报志愿时,不用填报具体专业,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

据新华网近日报道,今年清华大学将首次对全部专业按大类进行招生,在全国各省份打破以往按传统专业和院系招生的格局,将所有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16个大类,包括医学、文科、理科等等。

实际上,从中大2016年的招生简章可见,去年该校就已有多个专业按照“大类招生”,像人类学就包含了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专业,社会学类就包含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而新闻传播学类则包含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

广参编辑本科就读的中山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也被并入新闻传播学大类,不复存在了……


可以预见的
中大将会有更多专业
迎来调整
部分专业会没有师弟师妹
也有的专业可能会没有师兄师姐

部分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静
部分资料据信息时报、新华网、中大官网、中大社工专业发展关注组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钟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