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大天地

标题: 中山大学裁撤修鞋摊遭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好心办坏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云吧    时间: 2016-10-27 18:30
标题: 中山大学裁撤修鞋摊遭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好心办坏事?
近日,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广州中山大学因为拟定裁撤校园内的一处修鞋摊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这处由李大叔夫妻共同经营的小小修鞋摊,自1983年开始就“落户”中大校园。在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夫妻俩凭借着精湛的手艺为在校师生以及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依靠着这小小的生计,从浙江台州外出谋生的他们开始在广州扎根,并先后将一双儿女送入大学。
只是如今,一纸关于“为进一步建设宜教宜学的校园环境”的红头文件,让修鞋大叔和阿姨不得不配合学校的改造需要,搬离中大。对此,中大师生的朋友圈首先炸开了锅,“影响了师生便捷生活”的“权益说”和“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的“情怀说”成为了许多师生驳斥校方决议的主要依据点。随后,一些专家也陆续提出了“学校对于校园建设的疏忽”、“对校园商贩后续安抚工作处理不足”等观点,更是将这一校园事件扩大至全民热议的话题。
不过,这似乎已不是高校决策引发学生强烈抗议的第一桩事例。此前,强制大学生上早晚自习,禁止外卖进校园等规定,均引起极大的关注。学校的相关规定大多事出有因,但却频频遭到学生抗议,这不禁要让人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在“好心办坏事”?
为了“面子”失去“里子”
从此次中山大学裁撤事件来看,学校的决议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泉。大学是万千学子思想启蒙的乌托邦和学术钻研的伊甸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学习环境,校方做出的整改、修缮、裁撤等决定本无可厚非,但为了整齐划一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做出的打乱生活方式和违背文化人情的决议,显然会遭到众人的质疑。

于李大叔夫妻而言,简陋逼仄的快递广场一隅,是多年来赖以生存的“小小家园”;于中山大学广大师生而言,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修鞋摊,早已成为了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便利供给站”,并且已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与中山大学的成长一脉相承,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大人”记忆中的情感交汇点和人文情怀的承载体。正如其学生记者所写,“对于不少中大人而言,它解决着日常琐碎的需要,也是茶余饭后谈笑风生的地方。如果在鞋摊前坐上一个下午,你会在李大叔朴实的手艺,保安、老教授和居民阿姨平和的家常中看到一个洗尽铅华的中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山大学此次的裁撤决定,不只是在“清理”校园中有碍观瞻的小商铺,更是对文化和人情的一次粗暴清洗。梅贻琦先生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日看来,大学者,亦谓之有文化人情之厚重也。因为比之外在的整齐划一,师生的切身利益和历史人情更值得校方珍视与呵护。
“来无影去无踪”的民意调查
横向对比几次引发学生强烈抗议的事件,不难发现,各高校在出台新规定时多伴有“经学校有关部门商定”、“根据实际考察”、“综合师生的意见建议”等字眼,简而言之,就是说学校的相关规定是经过了调查考证,得到了师生支持,领导同意,符合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决定。然而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是在收到学校的通知后才得知事情的进展,对所谓的“经全校学生投票表态”更是闻所未闻。
中山大学的裁撤决定虽旨在改善学生的生存环境,但却从未在事前征集利益主体的意见。无独有偶,湖南一所高校也曾因忽视学生意见而引发抵制。该校的一名大三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很长时间里学校只有南门和西门两个出口,因大量宿舍分布在西门附近,所以那个小小的西侧出口成为了很多学生通向校外的最佳选择。但是因西门紧邻一条无红绿灯的马路,车流量较大且车速较快,在发生了一起车祸之后,学校发文“经全校师生投票商定,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从即日起关闭西侧出口”。小张表示:“关闭西门只留一个出口,很多同学都需要多走将近半小时的路程。我们从来就没有参与过任何投票,学校也从未征集过我们的意见,公布决定后我们也曾多次将意见建议写成信件张贴至校内,但未得到任何反馈。不去想办法降低安全隐患而是一棒子打死所有民意试图走捷径,这个锅我们不背。”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向校方反映问题后,57.6%的大学生觉得学校管理者不太重视学生的意见。而此前发生的关于强制学生上早晚自习,“管天管地,居然还管吃喝拉撒”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全面禁止外卖进校园等问题,本校学生也表示自身意见很难得到校方正的重视。

因此,裁撤小商铺也好,关闭校门,禁止外卖也罢,相关决定之所以在公布后引起“群情激奋”,很大程度上都在于校方考虑的不周全以及对民意的疏忽。这些只看到表面成效而忽视内在涵义的饮鸩止渴式的规定,“来无影无无踪”的民意调查,缺失了的意见流通渠道,都是学校“好心办坏事”的根源所在。
目前,为了不影响师生期末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山大学已暂缓对于修鞋摊等校内商铺裁撤的决定。但是,与其抱有“亡羊补牢犹时未晚”的侥幸,不如把功夫下在前头,唯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倾听学生心声,捍卫学生权益,守护校园文化,摒弃清规戒律,才能真正地得到大家的支持。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




欢迎光临 中山大学-中大天地 (http://www.sysuho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